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特征及语言障碍的成因
由于造成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原因多样,语言障碍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加之语言符号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语言障碍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我国研究多采用病理语言学先驱万•里珀《言语矫正:言语病理学和听力学导论》中的分类方法,把语言障碍分为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
一、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语言表现形式
由于孤独症疾病的原因,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存在严重问题,主要为:(1)相当一部分孤独症儿童不会腹式发声方法,具体表现为“无语言”或用“气声”说话;(2)婴儿期言语现象明显,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多半为儿童最初的非交流性育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有三种表现形式,①“仿说”(“鹦鹉学舌”“回声”);②独自(喃喃自语);③集体独白(不顾及他人而大声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录音回放”“答非所问”等)。(3)绝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严重缺乏主动地询问、交流性语言。(4)声调呆板,应答简单。
二、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现象分析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指儿童在理解或运用语言符号及规则方面发生的问题或者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伙伴的水平。言语障碍“指儿童在发准声音,保持适当的言语流畅性及节律或者有效使用嗓音方面表现出的缺陷及困难”。
从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整体特点来看,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属于语言发育迟缓。而孤独症儿童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其言语形式和运用方面又出现异常发展。因此孤独症儿童既存在语言障碍,又有言语障碍,语言同题是孤独症儿童存在的严重问题。
1.语音方面
孤独症儿童中有一部分儿童一般较为安静,默不做声,从不使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一直处于无语言状态,或者发出尖叫声、哭闹及别人听不懂的不属于本族语言中语音的声音。这类儿童有时会被判断为听力障碍或失语症。虽然这部分孤独症儿童听力正常,外界的语音输人量与其他儿童相同,但是由于他们对外界的语言刺激充耳不闻,因此在接受训练前他们语音韵发展几乎为零。由于缺少语音的发音刺激,他们的发声构音器官虽然机制健全,但是功能较弱,常会存在严重的构音障碍。另外一部分孤独症儿童或多或少地出现有声语言,但是与同龄儿童相比,这类孤独症儿童语音发展的时间较晚,他们一般很迟才开口说话。而且在掌握语音音素、音节的数量上也比同龄儿童少,他们常常重复某几个音节很长时间,而不去学习新的语音,尽管如此,孤独症儿童在获得语音的顺序和过程上与正常儿童相似,他们的语音错误也与其他儿童类似,例如平翘舌zh、ch、sh与z、c、s分辨困难,出现较晚。
孤独症儿童的语音发展中最为严重的同题是超音段音位的发展异常,即那些由非音质(音色)音素确定的语调、重音、语气、速度、节律等。虽然部分孤独症儿童可以说句子,背整首诗或唱整首歌曲.甚至大段地叙述语句,但是他们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缺乏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的变化,不能像普通人那样通过语调的变化,轻重音的改变以及其他的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语言的流畅度及节律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异,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这可能和孤独症儿童的脑部发育不全有关,因为沟通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部分由左右脑分别控制,绝大部分人的左脑控制语言符号,而表达时的非语言部分主要来自右脑,如语气、语调、轻重、情绪、身体的姿势等.这也可以说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问题与他们的脑部发育有关。
2.语义方面
孤独症儿童的语义发展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甚至比不上智障儿童。这和孤独症儿童获得词语的过程有关。正常儿童获得词汇符号的过程,是一个把语音形式与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内容相结合的过程,每一个词语的意义又都和#p#分页标题#e#周围的客观世界相对应。因此,儿童语言的学习和其思维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密切联系。如儿童在学习“花”这个词时,是在模仿成人多次发出“hua”的读音的同时,观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花之后才获得的。当儿童正确使用“花”这个词,造出“这是花”“妈妈,花很漂亮”的句子时,他已经完成了对“花”的意义的理解,“花”不指向某一朵具体的花,而是具有“花”的特征的一类花,这是思维进行概括的结果。而一些表示属性、特征等的词语还需要抽象思维的能力。孤独症儿童由于存在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障碍,他们学习词语、句子的过程与其他儿童不同。孤独症儿童获得的词语或句子很少与意义有关,词汇的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并未完全整合在一起,因此他们一般不能利用语义关系来理解语言。虽然他们说出来的话语音清楚,合乎语法,让人听得懂,但是在语义上与交际毫无关系。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由理解到表达,而是对语音形式的收录和播放。主要表现为语言的重复(仿说),其表现形式包括:(1)即时仿说,即“鹦鹉学舌”,在听完后立即对听到的内容进行重复,主要是词语和句子,尤其是对句子中的最后一个词或几个词语,进行无意义的重复。(2)延迟仿说,也就是重复他们过去听过的词语或句子,即我们常说的“录音回放”。这些都与孤独症儿童的语义发展有关。
3.语法方面
孤独症儿童的语法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但过程基本相似。据研究观察发现,大部分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最终只能达到正常儿童3岁半左右的水平,但在语法结构上却与其他儿童差别不大,这可能和孤独症儿童获得语言的方式有关,他们常常把句子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不加分析地吸收进来,再表达出去。
观察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的词汇量及词汇种类远远低于其他儿童。由于语言的重复性,孤独症儿童学习新词的动机和兴趣不强,出现频率高的词是经常重复的词,而不一定是日常生活需要的基本词汇,这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有些被他们不断重复的广告词,远远超出他们同龄伙伴的语言水平。和其他儿童一样,孤独症儿童对代词的学习存在困难.特别是人称代词“我”“你”“他”的转换困难,他们会把“我要吃”说成“你要吃”或“他要吃”。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意义,经常使用“不”,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好”,不会使用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等。由于词汇的贫乏,孤独症儿童常用简单句表意,他们对较长的较复杂的句子理解和表达都存在困难,常进行减省而造成语法错误,有时会使用自己的句子,只有常和他接触的人才能明白其语言隐藏的含义。据统计,孤独症儿童的平均句长为5个音节,超过5个音节的句子重复率就下降。(18%-->8%)。在句型使用上,孤独症儿童也不同于正常儿童,他们多使用陈述旬,较少使用感叹句和疑问句,特别是疑问句,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提出问题发问,这与孤独症儿童的交往障碍有关,他们对社交毫无兴趣以致总是试图逃避,而正常儿童多喜欢使用疑问句来维持与他人的交流。
4.语用方面
这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中问题最大的部分,因为语用能力与社会交往联系密切,所以这也是孤独症儿童的根本问题所在。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通常对语言及交际缺乏动机和兴趣,很少自发地与别人沟通。孤独症儿童的语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交际中不会进行轮替。
不清楚交际是听话者和说话者轮替互动的过程,不能区分说话者和听话者角色关系及作用。不懂得轮流说话和礼貌待人。
(2)在对话中主动引导话题和保持话题的能力极低。
在对话中很少发问,有时又问而不答。正常儿童6—7岁时可以在会话中做出选择,保持话题的进行,而这一年龄甚至更大一点#p#分页标题#e#的孤独症儿童却很难做到。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
(3)非语言的辅助交际功能缺乏。
最显著的特征是缺乏目光对视。人们在交际时,总是辅之以手势、姿势、表情、语调等非语言音素来传情达意。但是孤独症儿童却语调呆板,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他们不理解人们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的含义,在表达时也不会使用社交性的姿势、面部表情。他们常常表情刻板,如同他们的语调,不敢与交际对象目光对视,或者对视短暂,立即逃开,更没有微笑、点头摇头、手势身体姿势的配合。
(4)不能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有效的交际。
这是孤独症儿童最根本的语用障碍。孤独症儿童对交际不主动,对交际情境漠不关心,加上他们在语义理解和表达上的诸多问题,因此在交际中不能做出符合交际情境的语言表达。我们经常听到孤独症儿童流利地说出一句话甚至一段话,但是这段话和你的问话毫无关系。你问的问题得不到回答,而他所说的东西不知所云,如同“鸡同鸭讲”,互不相通。妈妈问一位孤独症儿童“你喜欢跑步吗?”他却回答:“在亚马逊地区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它……”把动物世界里的解说词滔滔不绝地背出来。这就像我们在电脑中检索信息一样。有些孤独症儿童具有超强的机械记忆能力,他会把他听过或者看过的语言一字不漏地“储存”下来,当他听到跟其中内容有关的问话时,就会把所有的“存储”“播放”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