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聆听它们就是聆听我们自己

作者: 更新时间:2008-06-26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以自闭者的奥秘解码动物行为之谜》,[美]天宝·葛兰汀、凯瑟琳·约翰逊/著,马百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29.80元

  童话世界里,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多是天赋异禀之人。小说和电影中,不时也有动物当配角,它们和人灵犀相同,关键时刻还能舍己救人。但在动物学家眼里,这些大都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文学叙事。对于那些喜欢动物,或者在工作中要和动物接触的人而言,一本真正意义上揭示动物习性乃至心理的书,是再多的“动物世界”、煽情电影和马戏表演都无法替代的。《我们为什么不说话》这本读来轻松的科普读物的成功,恐怕不仅因为作者之一的天宝·葛兰汀身为知名动物学家,更源自她的另一特殊的身份:自闭症患者。

  自闭症与动物心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复杂。简单地说,进化给动物的脑袋不断添置新设备:爬行动物脑袋里只有洗衣机,哺乳动物脑袋里添了个冰箱,人的脑袋里又添了台电脑。所以人既有“人性”,也有“兽性”。按照葛兰汀的说法,自闭症患者出问题的地方,恰好就在人特有的这台“电脑”上。自闭症患者或许难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他们却比正常人更容易理解动物的处境:“自闭者可以按照动物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当然,我们也有人类的思维方式,我们和常人并非截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自闭症是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一个过渡点。”

  人类因为自己大脑里的新设备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却也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人脑长于语言、逻辑推理、概括、抽象和综合,却往往不由自主地忽略细节。与其说猫和狗拥有比人类更灵敏的听觉和嗅觉,毋宁说人类由于总在关心一些“更重要的事”,因而只让一部分感觉到的信息进入意识。自闭症患者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他们常常被细节吸引,所以也更加敏感。他们可以拥有某些只有动物才能获得的感受。

  借助这一天赋,葛兰汀成了动物行为方面的专家,帮助各种养殖场、农场和家有宠物的人解决难题。她像动物一样思考、观察、感受这个世界。她的许多动物咨询案例让人大开眼界,不安的牛、暴躁的马、强奸母鸡的公鸡,葛兰汀如有神助,总能找到症结所在。与此同时,该书的另一位作者凯瑟琳·约翰逊,又是位神经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作家。故而该书并不局限于自闭症动物学家的实践经历和内心体验,也尝试运用最新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成果,对自闭症患者和动物表现出的特性予以解释。一手的实践经验和一线的科学进展相互照应,内容极为丰富充实。

  两位作者一同澄清了许多人对动物的偏见。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内在的动物世界:海豚也有令人发指的群体暴力,杂种狗比纯种狗更适合做宠物,白化动物往往疯狂凶猛……在动物行为的塑造过程中,人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畜有异常行为,往往是由人类的驯养方式不当造成的。比如将群居的动物隔离开来饲养,阻碍它们的社会化过程,动物成年后更容易有暴力倾向。总之,人类已经深深卷入了动物的进化和行为塑造过程。为避免无法预料的麻烦,对动物的驯化和繁育尤须谨慎行事。由此,作者给和动物打交道的人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怎样挑选合适的宠物、怎样预防动物的不良习性……最重要的,当然是怎样解读动物语言。附录里的“问题解决指南”,是相当实用的动物行为手册。

  对动物的了解反过来也促进了人对自己的认识。比如,动物的捕猎机制在人身上依旧发挥着作用,只不过形式有所翻新。在作者看来,去跳蚤市场淘宝,上网搜索信息,在哲学课上探讨人生意义,都和猫捉老鼠有相同的心理机制。

  葛兰汀对动物情感、智力、行为习性的细致描述,似乎拉近了人和动物的自然距离。然而大多数人在对待动物的方式上,往往矛盾、反讽、自欺欺人、虚伪而又滥情。相貌可爱活泼伶俐的动物一向是有闲阶级膝头的爱宠,相比之下,鸡鸭牛羊简直被当作有神经的蔬菜,欧美动物保护组织再激进,对体型小于一定尺寸的动物,也总是视而不见。

  怎样对待动物,取决于人把动物当什么;而动物是否受到恰当的对待,取决于人对动物有多了解。对吃不吃肉的争论,常常是爱逞口舌之快的人吃饱后的消遣。相比之下,改善家畜的饲养条件和屠宰方法,才是目前于心不安的人能给动物提供的最大帮助。葛兰汀毫不张扬地呆在这一实干队伍中,以自己的特殊才能为动物谋福利,同时又帮助更多的人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在解决人类的食物来源问题之前,这是让人服膺的动物保护路线。

  精神的正常和异常引起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这本书也给人们对精神缺陷的看法带来冲击。有心理问题(比如自闭症)的人不再仅仅作为满足猎奇心和唤起同情心的不幸者出现在公共舞台上。去年出版的《疯狂天才》一书,探讨了躁狂抑郁症与艺术气质的关系,作者贾米森也曾是一位躁狂抑郁患者,这一宝贵经历为旁观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当局者的视角。葛兰汀更以一个天赋异禀的角色出场,向读者讲述一个正常人无法感知的世界,感性体验和理性证据都十分充分。在葛兰汀为理解动物付出的耐心和精力面前,那些连自己的同类都不愿去理解,甚至对“不正常”者心生鄙夷的人,恐怕要自惭形秽了。

  除了动物福利方面的意义,这本书还带来更深刻的启迪:我们或许不应该将精神异常一股脑归到“疾病”的门下,而应以一种类似对待生物多样性的态度,来看待人类大脑结构的多样性。心理缺陷的另一面,或许就是未被发现的特殊才能。葛兰汀提到,自闭症患者强于形象思维,而弱于语言思维。考虑到爱因斯坦也是强于形象思维,这种对人类心理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尤其显得意义深远。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孩子快两岁还只会喊妈妈
下一篇:第一次走访星儿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少年”找到 留下难题一个(图)
  • 年轻爸爸无奈被“拒”
  • 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抑郁占12.2%焦虑8.4%
  • 学生易受四大心理障碍侵扰
  • 警惕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
  • 文明世界屡发迷信害人惨剧 美牧师驱鬼害死小孩
  • 智障人怎样炼成“金牌团队”
  • 请为自闭儿献爱心
  • 家庭教育观念一变孩子就变
  • “残疾人之家”开门迎客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