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孤独症患儿逾百万
康复机构亟需社会支持
本报记者晨露
5岁的冰冰(化名)是典型的自闭症患者,福建泉州市太阳雨儿童发展中心为他开设了单独辅导课。然而在这个拥有20多名自闭症儿童的特殊学校里,却只有2名学特教的老师和2名学习幼教的老师,其他老师都是从小教、社会工作、文秘等专业改行的。事实上,师资严重缺乏的现象在泉州市其他几所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中都存在。该调查还显示,福建泉州市现有从事自闭症特殊教育人员中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11人,中专非特教人数11人,中专以下5人。这些人中,无一人是学自闭症教育专业的,即便是学特教和幼教专业的仅占总的从业人员的14%。
北京孤独症康复协会会长杨晓玲教授透露,中国内地目前已有孤独症患儿超过一百万,且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平均每五百个儿童中就有一个,而未被诊断发现和有孤独症倾向的则可能更多。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对儿童行为、认知、情感等多种功能的发展造成持久的损害,如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减轻患儿症状,最大限度发挥患儿潜能,提高患儿功能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合适的康复机构对于孤独症患儿的治疗起很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全国现仅有200多个自闭症治疗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特教中心主任肖非表示,目前国内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数量少,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康复技术落后,康复成本过高。据了解,一般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一个月费用在2千元左右,如果成为当地残联救助对象,则有可能减免一部分费用,但是孤独症儿童救助名额有限,常常有一些家长以为费用问题而放弃康复治疗。除去孤独症患儿本身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以外,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也是需要更多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自闭症儿童的恢复性训练主要是采用一对一授课,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我们都不敢多收孩子。”成立于2004年的济南市明天儿童康复中心刘梅主任告诉记者,这学期开学以来,就有许多家长前来咨询,但由于师资限制,中心只能招收部分患儿。“因为没有合适的教育机构接收学龄的孤独症孩子,有一些患儿到了上学的年龄仍然把这里当作家当作学校,这样也就势必影响我们3~6岁患儿的收治,我们也呼吁更多的教育机构能够接收这些患儿,给予孤独症儿童继续发展的机会。”
据了解,明天康复中心的康复教师多是来源于心理学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和医疗康复专业,即便这些专业与康复相关,但对于孤独症康复却是很陌生的,新的康复老师都是需要“老帮带”,利用周末假期进行系统培训,同意考核和评估之后才能够胜任。说起康复教师的培训,刘主任说,实际上康复教师的培训应该是专门机构进行,但是由于国内没有这样的学校和机构,几乎都是康复中心“自产自销”,在给患儿康复训练的同时,也进行康复教师的培训。事实上,政府和社会扶持孤独症康复中心,本身就是对孤独症患儿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