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无奈搬家并再次更名
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就医出现羞耻感,他们拒绝赴位于浑南孤家子地区的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看病。12月23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选定和平区西安街68号,并更名为“沈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沈阳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负责人刘长辉介绍,自2009年元旦至今,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一共接待进行心理咨询者2万余人次。
其中,情感障碍者(以抑郁、躁狂等症最突出)占45%,神经症(焦虑、恐怖、强迫、神经衰弱症等)占20%,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小儿多动、孤独症等)占10%,考前焦虑症占5%,中年人情感问题占10%,老年人空巢问题占5%,其他心理问题占5%。
可是,上述咨询者最终接受治疗的人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究其原因,由于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地处浑南孤家子地区,地理位置较偏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却是:按约定俗成的说法,这里是治疗精神病病人的地方,谁来这里看病就是得了精神疾病。怕被人误解,思想压力大,这些都成为患心理问题人士放弃治疗的原因。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根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刘长辉主任无奈地说,其实,为了回避约定俗成的社会舆论压力,短短几年内,沈阳市心理医疗机构已几易其名:沈阳市精神病院、沈阳市心理医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如今再次更名并迁址,实属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