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用爱的力量照亮自闭症儿童的生命

作者:牛牛 更新时间:2012-02-2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自闭症儿童通常被称为“星星”。这是因为他们虽能被人们看见,却没法被感觉到。在杨晓华的世界里,因为拥有了一个“星星”女儿,人生和事业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如今的她被100多个“星星”称作“妈妈”。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星星”们知道妈妈有多爱你们!

星妈妈杨晓华与他的孩子们
星妈妈杨晓华与自闭症儿童

  命运对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留一扇窗。而对于这些被生命锁在自己世界里的“星星”们,这扇命运的窗就要靠“妈妈”杨晓华为他们打开。尽管背对孩子们时,“妈妈”同样会辛酸落泪———面对自己命运的不幸,真正的善良人选择不抱怨、不沉沦,而是坚强忍耐、继续前行,用爱的力量照亮更多自闭症儿童的生命。更多的微笑、更少的愁容,也许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偿。

  “与众不同”的孩子

  初在启迪学校看到39岁的校长杨晓华时,她乐观、开朗、向上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了记者。杨晓华大学时学习的是特殊教育专业,主要是对盲聋哑等特殊学生的教学工作。可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动力区培智学校,学生都是些智障的孩子。“上班没两天,我看见孩子吃饭都用手抓,弄得衣服和脸上都是饭菜,我当时就上火了。”杨晓华讲,刚接触智障孩子,她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嗓子上火肿了一个多星期。后来经过长期的了解,她逐渐爱上了这些孩子。

  1998年,杨晓华在婚后第二年生下了一个8斤重女婴,当女儿1岁多时,她便发现孩子有些“与众不同”。她从来不和小朋友玩,也不说话。凭着从事特教工作的敏感,杨晓华感觉女儿患上自闭症。从此,她带着女儿奔波在求医和康复训练的路上。

  一次杨晓华带着女儿到儿童乐园去玩,女儿玩到高兴时,自己发出了“哈哈”的笑声,在旁边的孩子突然大喊起来:“她是个精神病,我们离她远点!”孩子们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杨晓华的心,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同命相怜的家长

  女儿4岁时,杨晓华在培智学校任德育主任。招生时,她发现学生的类型发生了变化,自闭症孩子越发多了起来。一天,一名家长带着自闭症孩子苦苦哀求她接收下来,看着家长无奈的目光,杨晓华给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

  2004年秋天,杨晓华的办公室门前挤满了前来咨询和报名的孩子家长。一名家长坦言,这所学校让他们相信的地方,就是杨晓华也有一个同样患自闭症的孩子,她对患儿的爱都是源自内心的。在众多家长的鼓励下,杨晓华组建了“自闭症训练班”。一个学期下来,杨晓华瘦了一圈,好动的孩子安静了,不会吐字的孩子张口说话了,整日哭闹的孩子露出了笑脸,训练班成功了。

  2005年,“哈尔滨市启迪学校自闭症教育康复评估指导中心”正式挂牌,当年中心就接收了50多名自闭症患儿,杨晓华也成了“校长妈妈”。

  我是“最不称职”的妈妈

  记者在启迪学校的康复训练室看到,几名自闭症孩子正在投球网、滑板桩上进行肢体训练,老师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样的示范运作。“两岁孩子一次就能学会的动作,15岁的自闭症孩子要学习几天,甚至一个月都有可能学不好。”杨晓华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摸索,已有100多名被称为“星星”的自闭症患儿,在启迪学校里学习说话、分享与沟通。今年6岁的壮壮,两年前入校时一个音都不会发,今年春节时,壮壮突然张嘴说:“过年好!”壮壮的爸妈激动得都哭了。看到“星星”们有如此大的进步,杨晓华高兴之余又有些心酸,这些年来,为了更多的孩子得到康复性训练,她忽略了对女儿的关怀,十多岁的女儿现在还在听儿歌,看天线宝宝动画片,智商相当于两三岁孩子……杨晓华说:“其实我是个最不称职的妈妈,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早日康复,这些付出不算什么。”

加入收藏
Tag: 杨晓华 自闭症儿童 康复机构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在融合之中共同治疗
下一篇:孤独症等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新产品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神经学家发现孤独症患者可能终身伴发脑部炎症
  • 孩子 那些圈圈有什么可迷恋的
  • 高考后谨防学生自闭症
  • 《科学》:科学家通过实验解释情感的化学过程
  • 小小婴儿也有成人情感 易害羞具同情怕挫折
  • 心灵天使,就在我们身边(图)
  • 孩子老人是心理疾病高发人群
  • 英医院“区别对待”精神病患者
  • 6岁男孩能背5年日历
  • 儿童孤独求助激增两倍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