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智障儿的心灵捕手(组图)
智障学生常常需要老师一对一地辅导
教他们唱准一个音符好难好难
一名自闭症的学生突然尖叫,这时候的老师必须成为心理医生
每天早操,老师的活动量最大
开学了,谢菲回到学校。
这学期,她教五年级。往后的三个月,她要面对的是十来个智障儿:尿裤子的,一不高兴脱衣服的,成天哼哼唧唧却不说话的,把螺丝钉塞嘴里的,吃了一小截蜡笔的,人高马大的一个人,却连大小便都需要老师帮助,还有个孩子一烦躁,就把所有同学的水杯和毛巾,从窗户扔到楼下……
这所“福州开智学校”,实际上是一所专为智障儿开设的学校,谢菲在这已度过8年光景。
她现在对孩子的一切举动习以为常,但回忆起第一次进班的情景,她用“沉重”和“心痛”两个词来形容。当时的谢菲常常因此连饭都吃不下。
不仅是谢菲,每一个走进这所学校的人,都有感触。邱校长是福州第一个培智班的班主任,在这个特教岗位上坚持了十几年。在“开智”,“老师”的定义很广,衍生出保姆、阿姨、卫生员、修理工、心理医生。
为发掘智障儿未开启的潜能,老师总是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尝试。孩子对旋律有兴趣,老师就给孩子们排练舞蹈;运动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屡屡被发现,省市、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乃至国际“特奥会”,都有“开智”学生身影,前不久还有个四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游泳赛赢回块金牌。
此外,为了让智障儿在生活上更自立,老师还会有组织带孩子们去菜市场,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买菜,什么叫横穿马路……
四年级教数学的郑苏景老师说,也许你整整一节课,只教会他一个字。但至少他认住了这个字,就是很大的成绩。“只要发现他们一个细微的优点,我就不断表扬,去扩大,他就会记住,为了博得更多的表扬,会坚持重复这个优点,从而形成好习惯。”她说,孩子都喜欢表扬,智障儿也不例外。
正是开智学校全体老师的努力,学校80多名学生进步了,会劳动了,会生活自理了,有时候,不经意冒出句幽默话,会让你忍俊不禁。
谢菲说,到智障儿学校做老师的选择很难,可在这所学校中得到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当你费尽心思走进一个智障孩子的世界,他开始压根不理睬你,甚至还会咬你,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主动跟你打招呼。一连几天,心情都因此好极了,你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