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错误的爱,可能会害了自闭症孩子
世界上,
恐怕没有什么情感比父母爱孩子更纯粹了吧。
但有时候,爱的不对,
也会变成一种伤害。
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心智成熟后会有自我调节能力,
早期的教养方式即便不合适,也有可能变成未来成长的动力。
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心智能力远远不及普通儿童,
自我调节能力欠缺,其成长受到外部环境巨大影响。
如果,早期父母给予了错误的爱,
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不可估量。
1、“爱”他就全顺着他——错!
世界不会因你一人而改变运作的方式,
顺从儿童的所有意愿而无所纠正,
只会让他的不合适的行为越发偏离正轨。
无原则地顺从也会让孩子越发的自我为中心。
而这种自我中心则变成未来社交的最大障碍。
毕竟,
走出家庭,
在群体中,没有人会永远顺着你。
后期很多高功能儿童受挫能力差,
与早期的顺从亲子关系多多少少都有关系。
适当的拒绝,适当的压力,适当的挫折,
都是成长中最好的契机。
2、“爱”他就全部给他——错!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人类社会的物质分配大抵如此。
如果习惯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得到一切,
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将被消耗殆尽。
所谓“劳”,不但是指劳动,
更重要的是,
让儿童从小养成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因果关系。
另外,给再多的物质,也不如每天的陪伴。
下课的时候,经常看到家长拿着薯片海苔喂给孩子。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这些,
那他为什么还要在上课付出努力得到呢?
就好像,
如果不上班就能得到钱财,
如果不干预孩子就能进步,
你还有多少努力的动机?
3、“爱”他就全替他做——错!
不知道因为心疼还是愧疚,
对于特殊儿童,父母总想包办一切,
以此来弥补对他的亏欠。
结果呢,
勺子不会用,
衣服不会穿,
出门就抱着,
用纸巾擦鼻涕都不会。
这样的模式,
大多会培养出一个精细能力差、依赖性强、懒懒散散的宝宝。
他什么都不会,你能陪他一辈子吗?
显然不能。
总有一天,孩子会与原生父母分离。
因此,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可以独立于父母的人,
才是最好的爱。
4、“爱”他就让他高兴——错!
高兴就是笑,反义词就是哭。
很多人为了避免孩子哭,想尽一切办法满足。
当他发现,只要凡事满足他他就不哭时,
满足-不哭,
变成了一种强烈的亲子关系模式。
其实,你努力的避免孩子哭,
表面看是在满足孩子,
实际上,是满足了你因为孩子一哭就焦虑的脆弱的心。
说到底,你只是满足了你自己。
在早期,孩子还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行为时,
哭就是他们唯一的武器,
战胜哭,就战胜了自闭症这个病的核心。
如果早期被哭声吓退,
那么后期将会衍生出无穷无尽的问题行为,
想管也管不了了。
高兴和不哭,其实是两码事。
真正的高兴,
是目标达成后的自我肯定。
5、“爱”他就给他自由——错!
当每个人都想要自由的时候,
自由就会引发冲突,
而解决冲突的方案就是,制定规则。
对于成年人之间,
给与他人自由,似乎是最好的爱。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
对方有健全的心智能力,能够自我完善。
这也是为什么儿童需要监护人的原因。
儿童的心智还未健全,
给予过多的无规则的自由,
往往会通向吃喝拉撒爽懒的低级方向。
有规则,才有自由。
引导他们向符合社会规范的更好的方向发展,
是作为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职责所在。
当你可以在度假中享受自由的美好,
大概是因为你之前在规则中足够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