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障碍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回避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目光,在与人交谈时,一般不看对方的脸,而是看着别处。对父母或其他亲人不产生依恋,很容易与他们分离;有时孩子也可能对某个人有特别的依恋,不能分离。缺乏与其他孩子一起的兴趣和愿望,不主动与...
2006-03-13
1. 社会交往障碍:大部分孤独症病儿在婴幼儿时期就对其他人缺乏兴趣,母亲抱着喂奶时,他们不会将身体与母亲贴近。 2. 语言交流障碍:孤独病儿常以哭和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 ,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往往不会主动 与别人交谈&...
2006-03-13
“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因儿童的生理及心理年龄特点所决定,抓住这一点许多教育专家展开了诸多的研究及探讨形成较多的认识和理论。 而针对智障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如何进行玩的教育呢?相关的研究还甚少,因此...
2006-03-10
儿童孤独症虽然是一种不多见的儿童期精神疾患,但因其病情较重,治疗困难而越来越引起关注。近年来关于孤独症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康复措施等方面的报导陆续可见。笔者曾做过30例孤独症临床分析报道,发现语言障碍是最容易被患儿父母重视的早期症状之一,对早期诊断有较大帮助。至今辆尚未见到有关语言障碍的研究,为此本文对153例孤独...
2006-03-09
摘要:s是一名有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孤独症儿童,通过原因分析,在教育他的过程中针对他的便溺在裤子里、大嚷大叫、不听指令等行为,采取行为疗法、粗大运动训练、亲情接纳等方法,使他具有了较明显的进步。给这样的儿童以理解、关注、耐心、加上科学的方法,相信他(她)们会做得更好。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学校生活适应 一、自然情况 ...
2006-03-08
█儿童孤独症有三大原因 1、社会发展环境和信息污染 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孤独症位居前列,信息污染是有关专家认定的使目前孤独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掩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
2006-03-08
(二)早期家庭训练 在对儿童进行初步诊断认为儿童确实可怀疑有孤独症的倾向后,父母们还应该带孩子去孤独症的专业诊断部门去进行确诊,如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就有一套自己编制的诊断量表,一旦儿童被确诊为孤独症就应该及早进行训练了,一般专业的训练费用比较昂贵,而孤独症的训练长期的,而且很多训练机构不收3岁以...
2006-03-08
二、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 (一)早期诊断——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目前对于孤独症的诊断,目前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是DSM-Ⅲ诊断标准(1995年),但它的描述太粗性,也太专业化,如果等到一般的父母觉察出儿童的异常常常是已经很迟了,儿童的表现已经很明显了,这对儿童的康复是不利的,必须及早发现才有利于儿童的治疗。C...
2006-03-08
摘要:在特殊教育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对于孤独症,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这种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并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措施。 关键词:孤独症早期干预 孤独症是近年来在特殊教育对象中新提出的一类,虽然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对孤独症的治疗与康复也没有...
2006-03-08
一、家长协同教育训练的内容: 感觉运动训练:滑板、捏肌、仰卧起坐、爬行、S型彩虹道、拍球、抛接球、蹦床、跳袋、独角椅等;领域课训练:感知、认知、精细训练等;群体活动:亲子游戏、再见活动等。 二、家长协同教育训练的形式或方法: 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形式:一对一咨询服务、上门家庭指导、定期家长讲座等。 三、...
2006-03-07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目标 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内容。各领域包含内容如下: 领域 训 练 内&nb...
2006-03-06
孤独的世界还有我 “小朋友,你好。”他低下头。“小朋友,你几岁了?”他眼光扫过记者,落在窗户上。“丁丁,叔叔叫你呢?快答应。”妈妈在一边叫着,不断做着说话的表情。丁丁这才“哦”了一声,眼睛还是落在窗户上。妈妈告诉记者,就是这一声“哦”,也是教了一年才学会的。在丁丁4岁之前,还以为自己生了个聋哑儿,因为丁丁从来不说一句...
2006-03-06
【大公报讯】卫生署昨天公布耗资五百万元,推出全球首个小学「香港儿童口语(粤语)能力量表」(HKCOLAS),用以测试在学儿童语言障碍的情况。卫生署副署长梁挺雄表示,虽然去年共测出千六人属语障,但只属冰山一角,「期望首个粤语量表面世后,能在未来数年评出较确切的语障人数,并由此制订支持他们的措施。」 因应本港缺乏评估在...
2006-03-06
生活日报3月2日讯(记者高俊峰通讯员张殿波)记者从济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了解到,济南市将对62名家庭困难的孤独症儿童进行救助,通过补贴其康复费用的方式,让他们接受康复训练改善功能障碍。 据介绍,救助主要面向济南市16岁以下持残疾人证的儿童中,家庭享受城市“低保”或在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孤独症儿童。此次救助活动全市将选...
2006-03-03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在质方面有了新的飞跃。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到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随着语言的快速发展及初步完善,儿童频繁地借助表...
2006-03-03
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发展的阶段性,皮亚杰概括有三个特占:(1)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它们经历不变的、恒常的顺序,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因而阶段具有普通性。任何一个特定阶段的出现不取决于年龄而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皮亚杰在具体描述阶段时附上了...
2006-03-03
皮亚杰(Piaget,Jean1896-198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生于瑞士纳沙特尔,十几岁就开始发表论文。1915年和1918年相继获纳沙特尔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苏黎士、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1921年被推荐为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后又升任助理院长并先后执教于纳...
2006-03-03
五、增进社会适应行为 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使孤独症儿童能在成年后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孤独症儿童训练康复的主要目标。有些孤独症儿童因缺乏正常的沟通方式,加之情绪不稳定的因素,给学前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和采用适当的方法,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正确认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采取宽容的态度,真...
2006-03-03
四、增进生活自理能力。 帮助学前孤独症儿童掌握一些自我服务技能,不仅能促进其动作发展,还是增强身体健康的必要活动,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升入学校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行为目标是: 1、增进饮食的基本能力。学前孤独症儿童往往受到来自家庭的更多的保护,加上动作能力差,故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训练,使孩子饮食很...
2006-03-03
三、增进交往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往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对其进行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学前孤独症儿童交往训练的目标包括对语言的接受、理解、交往、表达四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的目标是: 1、增进语言的接受能力。听说能力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一基本能力才能使语言得以发展。应实现的目标是 ①对声音...
2006-03-03